□ 倪昌国
我有个 “社会保障卡”,取养老金、看病、买药全用它,很方便,而这个卡就是农村商业银行和人社厅印制颁发的。而我要说的却是有关扬中农村商业银行的几件“小”事,留下的记忆是美好的。
(资料图片)
6年前的某一天,我路过文化社区的服务中心,便进去看看,遇到居委会的李主任,原来有点熟悉,打个招呼。她说:“倪老师,你有80岁了吧,80岁有尊老金领。”我说:“我有养老金,而且还不少,也有吗?”她说:“不管你的养老金多少都有。”我又说:“我今年是80虚岁,还不是实足年龄。”她说,“只要80虚岁就行。”她又问我居民身份证上的住址,她说:“迁户口麻烦,你就带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到扬子新村社区服务中心去办。”
2017年3月7日,我办好了相关手续,到农村商业银行去开户。工作人员问我:“你原来信用联社的存折呢?”我根本不记得怎么回事。她又对我说:“你带身份证去总行挂失,上面还有几百元钱。”之后,我挂了失,换了存折,取了老存折上的400多元。虽然只有400多元,我很感动,这真正体现了 “信用”二字。
今年4月19日,自我感觉身体还好,心情也好,骑着自行车去农商银行取去年的尊老金。虽然乘公交也有三站,而且免费,但骑车是锻炼,对身体状况也是个检验。不到20分钟,便到了。走进银行大厅,工作人员便微笑着迎上来询问我,我说是存折取尊老金,没有设密码。她关心地说:“你设了密码可以就近取啊。”我说年龄大了,密码会忘记,她便帮我取了号,告诉我在哪个窗口。我取出一张报纸,请她帮助把一篇文章复印10份准备送人,这位工作人员马上就拿去复印,把复印的文章给我。我连声说 “谢谢”。走到取钱窗口,前面没人。我坐下以后正准备递进存折,却看见递存折的盒子里有一迭厚厚的百元人民币,可能有万元左右。我告诉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她看了以后立即拿起电话通知前面取钱的人。一会儿来了位穿短袖汗衫的年轻人(我穿了夹克衫),抓起钱就走了。这是题外话。这次取养老金的过程,我是满意的。我感到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是热情的,服务是周到的。
另一件事,特别高兴,开心。
今年春节前,1月11日上午孙儿开车送我去联合街参加新坝镇永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扬中农商银行联合支行开展的 “免年迎新春,福字送万家”活动。联合支行鄂行长热情接待。天气晴朗,在银行门前摆放了条桌,福字纸和春联纸都是专用的。写字的还有江苏第二师范大学沈仁国教授、新坝老年书画协会会长周广根,此外还有两名青年书法爱好者。鄂行长和一名工作人员自始至终参加服务,把写好的字递到需要的市民手里。不到两小时,写了些福字,春联,举手之劳而已。高兴、开心的是1月18日的 《扬中日报》第三版刊登了《福送万家》的报道,配发了一张不小的彩照,5人在写字,而我在中间。这张照片对我一个86岁的老教师来说太有意义了,准备翻拍放大,留着纪念。
查相关资料,原来扬中农商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八桥镇八桥乡幸福农业合作社创办的扬中县第一个信用互助小组。此后几经变迁,直到1984年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实行资金、计划、业务分开,成立县信用合作联社。2011年3月,扬中市启动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12月15日,召开江苏扬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12月29日,江苏银监局批准江苏扬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扬中农商银行开业以后,以支持 “三农”发展为根本目标,支持新农村,新市镇建设。
和农商银行职工接触的几件事,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我觉得扬中农商银行是咱扬中人值得信赖、引以为自豪的自己的银行。
关键词: